本文已刊选《教育》杂志,请在“维普网”搜索标题并引用本文内容

多维导引 突破初中物理学习思维力障碍

马驰远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 广东省 深圳市518052

摘    要:关于初中学生在开展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致使他们出现学习障碍的形成,往往都是通过由多个方面因素造成的。那么在本篇文章中,我们主要是简单的探讨如何通过多维导引突破初中物理学习思维力障碍。

关键词:多维导引;初中物理;学习思维力

前    言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项能够影响到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同时也是学习物理的一项重要能力。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引导,优化问题设置加强思路导引等等,以此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林落后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我们可以发现在整个新课改中,它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抛弃以往落后的教学理念,积极的转变自身思想观念。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诸多的物理老师他们对新课改缺少深入的了解,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将考试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这一种情况,它会使得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下降,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阻碍学生德智体美多方面发展。

(二)教学模式单一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当前部分的老师依旧在采用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只是简单的通过粉笔+黑板组合,这就使得老师的教学形式十分单一,十分容易使得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厌烦的心理,进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另外,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只是将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开展灌输式教学,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角色定位模糊

        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进,它明确要求老师需要作为教学的指导者,进而对课堂教学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尊重。但是在实际中,诸多老师对于自身的定位较为模糊,这就使得老师成为课堂中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收知识,使得他们的学习难以进一步提高。

思路导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初中物理这一门学科而言,它作为科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阶段,学生除了需要学习相关的物理基础知识外,还应当学会如何在面对物理问题时进行分析和解决,这样一来才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有效的把握这一个阶段,不仅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与此同时,学生在开展学习的过程中,有效的突破学习思维力障碍,还能够让学生将课本中所学到的知识转变为自身的理性认识,无疑能够大大的加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教育开展提出了改革标准,在新课程的改革中,较为注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但是这也并不代表着我们应当忽视老师的主体教学地位。老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单单需要对课堂进行管理,还需要满足学生在整体成长过程中的呵护,帮助他们养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情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时常会出现学生好学乐学,但是总是学不会的情况发生,而出现这一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对物理问题进行解决时,无法找寻到问题的切入点,并且自身的思路较为混乱。

        而关于思路,它是学生思考的重要因素,如果学生在对物理问题进行思考中,不能对问题的脉络了解清楚,就不能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思维和逻辑,难以形成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目前正处于由具体思维朝着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那么,老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当注重对物理情境的创设工作,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学习物理,以此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例如,当老师在开展对欧姆定律的教学过程中,该内容的教学是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首先就需要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的研究目地是什么?研究对象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等等。只有当学生对这一些内容了解清晰后,才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另外,关于物理课程的价值而言,我们不单单需要注重学生科学认知的培养工作,还应当让学生的智慧得到启迪和加强。物理学科它并不是一门注重结果的学科,它需要让学生认真体会实验中的过程。那么,老师在开展物理教学中,除了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外,还需要注重对他们思路方面的引导,以此在最大化限度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框架导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开展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对于部分学习困难、思维混乱的学生来讲,往往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使得无法形成知识体系。而对于思维导图来讲,它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教学模式,与学生的思维吻合,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对于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对象基本上都是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他们的逻辑性思维正在慢慢成长,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一些比较枯燥的物理知识,基本上很难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透彻的理解,而思维导图能够借用图片以及关键词的方式,把枯燥的知识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帮助学生更好的去对这一些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另外,有效的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能够把这一些知识联系在一起,引起学生学习上注意力的集中。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让有效转变以往课堂教育教学模式的氛围,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去进行学习,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到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最后,对于思维导图而言,它主要是以一种关键词的形式作为中心层层开展教学,让不同节点之间的关系、层级一目了解,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能够对物理知识组织架构以及内涵进行了解。与此同时,对于绘制思维导图这一个过程而言,它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学生在这一个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物理能力。

情境引导,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很多的研究显示,一个好的课堂教育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有很大的积极性作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所帮助。如果课堂教育教学的氛围死气沉沉,枯燥单一,课后作业堆积如山,学生就会因为各个方面的压力而觉得学习非常疲惫,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学生的思维也会被抹杀。为了能够有效的对初中学生思维的有效培养,物理教师必须要对自己教育教学的方式引起重视,不能够像以前那样毫无趣味的去讲解物理知识,一定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意识的去构建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教育教学环境,让整个课堂充满乐趣。想要构建一个和谐,融洽的教育教学环境,首先一点就是教师的上课技巧,物理知识本身是枯燥乏味的,强大的逻辑性要求,使得学生学习起来倍感压力,学生可能一不小心就会走神,所以物理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自己的上课技巧,有效的去对初中生的思维意识进行培养。

        如,在学习新的物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小的,有趣的物理实验内容,也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教学活动中来,进而让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兴趣。上物理课的形式有很多,物理教师可以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讲解给其他学生听,让同龄人去对同龄人进行教学,站在同龄人的角度去进行教学,也可以设置一些小的问答奖励环节给到学生解题的鼓励。积极的答题,使其产生更大学习兴趣去学习这一门学科。物理教师在授课的整个过程当中,可以讲解多种的物理题型,做到举一反三,不断去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训练变通的思想。又或者可以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的物理题,一个题目有很多解答的方式和答案,结合学生学习到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为此,初中阶段的物理教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必须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有效的通过情境引导的方式,它不仅仅能够加强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结    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对于逻辑思维而言,它是我们人类在认识自然中最为基础的过程。在教育信息化飞跃发展的今天而言,老师需要从多个方面的角度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此在最大化限度中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黎健玲.分析初中生物理学习思维障碍及其排除策略——以“浮力”习题教学为例[J].考试周刊,2020(97):122-123.

[2]孙月芝.初中生物理学习思维障碍及其排解策略——以“浮力”习题教学为例[J].物理之友,2020,36(05):34+38.

[3]姚文友. 高中生物理学习思维障碍分析及教学策略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4]张青青.中学物理学习思维障碍分析及对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0(Z4):51-53.

[5]王林. 高中生物理学习思维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6]袁国道.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学习思维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物理教学探讨,2006(21):28-30.